第三章後面,每一章節都有點大,所以筆者之後拆開來講。首先是生物體的養分,主要在功能、分類與測定。
基本上就是,要記得養分的應用,以及基本的計算,像是吃下幾克的醣類跟油脂,可以燃燒出幾大卡的熱量。然後對於養分的代謝,把酵素的功能記起來,重點在於專一性,如果學生沒有太大問題,可以先把消化作用中,對應不同器官的酵素拿來先講,別先要求他死背,只是先聽過一次,順便增加記憶。
比較麻煩的是混合題組,有些考題會因為各校進度先講,例如圖表出現溫度37度、酸性環境,應該會是哪一種酵素?就要知道這是講人體的胃部,雖說照道理不能先考,不過有老師會因為都是在第三章的內容,就先講下去,這要看狀況而定。
以下全文
https://vocus.cc/eoiss/61081168fd89780001184b44
==========
感覺生物好像每段都會強調要背要背,方法從小學講到國中都一樣,是錯覺嗎?
不是錯覺,真的是這樣,會跟你講不用死背的,大概都是PR90或更高的。我指的是天生腦袋在90%前的人,不是成績,多數成績好的,也都是後天補上去,差別是補習班補還是爸媽家裡補。
沒聽過腦袋瓜中上程度之下,卻可以不背書考很好這種事。
差別在於,你怎麼去背,以及怎樣透過各種學習方法,自然而然學起來。然後我個人要加上一句話:「自己要曉得自己是怎麼讀上去的」
活久了,見過太多這類人,把背書死套理論,當成無上的法則,覺得別人沒聽過這個名詞,就低人一等。
這其實蠻糟糕的..........
嘛,這就再說好了,總之我是希望家長,先建立一種讀書沒有捷徑的概念,不要真的以為知識是可以砸錢砸出來(學歷可以)。